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一行僧一行,以及僧一行还是一行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本文大纲:
- 〖壹〗、关于唐代高僧一行的资料
- 〖贰〗、僧一行是哪行的
- 〖叁〗、僧一行这三个字应该怎么读?
- 〖肆〗、僧一行的真名叫什么?
- 〖伍〗、僧一行是谁?
- 〖陆〗、僧一行中的行的读音
- 〖柒〗、唐代那个法师到底叫“一行”还是“僧一行”
- 〖捌〗、旧唐书僧一行原文及翻译
- 〖玖〗、“两戒山河剖析明”的出处是哪里
- 〖拾〗、僧一行的名字
关于唐代高僧一行的资料
〖壹〗、开元五年(公元717年),一行从所隐居的荆州当阳山佛寺来到京都长安,充当唐玄宗的顾问。一行在长安生活了十年,于开元十五年(公元727年)逝世。在这十年中,一行主要致力于天文研究和历法改革,并且做出了突出的贡献。开元九年(公元721年),唐玄宗命令一行主持修订新历法。
〖贰〗、僧一行,原名张遂,生于唐高宗咸亨四年(公元673年),出生于今河南濮阳市南乐县的魏州昌乐。他年轻时出家为僧,法名一行。一行自幼好学,精通天文历法,曾借阅长安元都观内丰富的藏书,并跋涉数千里,拜访名师,求学数学。开元五年(公元717年),一行来到长安,成为唐玄宗的顾问,在此生活十年。
〖叁〗、僧一行,本名张遂,生活在唐代,是一位卓越的天文学家与高僧。他拒绝了武则天侄武三思的结交邀请,选取隐居嵩山,出家为僧,法名为一行。唐玄宗时期,他被礼迎至长安,向玄宗传授治国之道。721年,唐玄宗下诏令一行修订历法,一行不负所托,于725年开始着手编订,最终在逝世前完成了草稿,即《大衍历》。
〖肆〗、一行(683-727),俗名张遂, 魏州昌乐(今河南省南乐县)人,唐代高僧和杰出的天文学家。为了观测天象,一行与机械制造家梁令瓒合作,创制出了黄道游仪和水运浑象。在掌握大量实测资料的基础上,一行重新测定了150多颗恒星的位置, 发现古籍上所载的这些恒星位置与实际位置不符。
〖伍〗、唐朝高僧一行,以其深厚的天文、历算造诣和神奇的祈雨、咒术闻名于世,深受民众的敬仰。虽然他的神异传说多源于民间口耳相传,但足以说明他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力。他博学多闻,记忆力超群,不仅能识记大量文献,还曾用法术干预天象,如通过北斗七星的消失预测乱世,并提出大赦天下以求化解。

僧一行是哪行的
〖壹〗、一行(673~727),佛僧法号名。本名张遂,生于唐高宗弘道元年武功县,卒于玄宗开元十五年古都长安华严寺。中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学家,籍贯为魏州昌乐(今河南南乐、《旧唐书》载:“魏州昌乐人,襄州都督、郯国公公谨之孙也”属今河南省南乐县。)人。
〖贰〗、僧一行,本名张遂,唐高宗咸亨四年(公元673年)出生于魏州昌乐(今河南濮阳市南乐县)。青年时期出家当了和尚,一行是他的法名。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刻苦好学,掌握了渊博的学问。他曾经到长安城内藏书很多的元都观借书阅览。稍后他为了学习数学知识,又徒步跋涉几千里,寻访知名的人去请教。
〖叁〗、隋唐的天文历法在前代的基础上,有了新的发展。唐代的僧一行、傅仁均、李淳风等也是当时有名的天文学家。唐初武德年间,傅仁均修订的《戊寅历》颁行于世。李淳风曾制作了黄道浑仪,著有《法象志》。高宗时,李淳风又修订了《麟德历》,成为当时通行的历法。而在唐代的天文学家中,僧一行的成就最为突出。
〖肆〗、xíng 依据如下:僧一行原名张遂。张遂自幼刻苦学习历象和阴阳五行之学。青年时代即以学识渊博闻名于长安。为避开武则天的拉拢,剃度为僧,取名一行。【一行】佛学用语 [出涅盘经] 一行者。如来所行之行也。行以进趣为义。能行此行。则能趣向佛果。虽名一行而具足五行。故经明五行之后。乃云。

僧一行这三个字应该怎么读?
〖壹〗、“僧一行”读作“sēng yī xíng”,声母是s,y,x,韵母是eng,i,ing,分别读作第一声、第一声、第二声。一行(公元673年~公元727年),唐朝僧人。中国唐朝著名天文学家和释学家,本名张遂,魏州昌乐(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)人,谥号“大慧禅师”。
〖贰〗、在这个地球的顶部(北极)有一个直径4cm的小洞,其中插有一支玉(石)的指南针,在圆形图案上还有东、南、西、北四个古文字。依据现有学科专业知识分析,这四个古文字与我们今天在进行地质填图时所使用的罗盘上的东、南、西、北的方位字一样,除东字外,其余南、西、北三个字均与甲骨文不同。
〖叁〗、纪念唐代著名诗僧寒山、拾得、丰干的“三贤堂”,重13吨的明代释迦牟尼青铜像,18尊元代所雕的楠木罗汉,王羲之、柳公权、黄庭坚、米芾、朱熹的摩崖手迹,寺外有纪念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为编制《大衍历》至国清寺求算学的“一行到此水西流”碑及“一行禅师之塔”等。
〖肆〗、就可以宣告和牌;也有些牌型不满足这个条件却仍然能和牌,如七对子。日本麻将胡牌要有役,而不同的役翻数不同,但只要有役,翻数肯定会达到至少一番的标准。所以日本麻将有役才能和牌。役牌同“翻牌”,是由自风、场风或三元牌组成的刻子或杠子,每个1翻。有役牌就达到起和的基本翻数标准。
〖伍〗、它是一种四个人参加的游戏,麻将的前身是唐代“叶子格戏”相传是唐代名僧一行为太宗所制,表示唐朝可传二十代。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在《归田录》中讲,叶子格就是骰子格,因“以叶子写之”而得名。唐代的达官贵人在宴聚时,都要玩“叶子格戏”此风一直延续到五代。

僧一行的真名叫什么?
僧一行,本名张遂,唐高宗咸亨四年(公元673年)出生于魏州昌乐(今河南濮阳市南乐县)。青年时期出家当了和尚,一行是他的法名。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刻苦好学,掌握了渊博的学问。他曾经到长安城内藏书很多的元都观借书阅览。稍后他为了学习数学知识,又徒步跋涉几千里,寻访知名的人去请教。
会公真名僧,所在即为宝。开堂振白拂,高论横青云。 雪山扫粉壁,墨客多新文。为余话幽栖,且述陵阳美。 天开白龙潭,月映清秋水。黄山望石柱,突兀谁开张。 黄鹤久不来,子安在苍茫。东南焉可穷,山鸟飞绝处。 稠叠千万峰,相连入云去。闻此期振策,归来空闭关。 相思如明月,可望不可攀。
答案:一行(僧一行) 049。与杜牧并称为“小李杜”的是谁? 答案:李商隐 050。唐朝著名诗人被称作诗佛的是谁? 答案:王维 051。唐朝诗人白居易,字乐天,号什么? 答案:香山居士 作品篇 052。玄奘口述,弟子记的西方见闻书是什么? 答案:大唐西域记 053。
子鼠(原):第一话出场,死亡,死于赤刀客之手。武器是翼火蛇(里面有炎箭)。 子鼠(新): 原名乐安,白门闭关弟子之一。子鼠的暗军替补,光头男,脸上涂有民族战装,喜欢阴笑经常发出;弗弗弗的声音,武器回环刃,真实身份是羽林卫的副都统,下山是为了出任秘密任务;和瓦平计划偷取神宝。

僧一行是谁?
〖壹〗、僧一行,本名张遂,生活在唐代,是一位卓越的天文学家与高僧。他拒绝了武则天侄武三思的结交邀请,选取隐居嵩山,出家为僧,法名为一行。唐玄宗时期,他被礼迎至长安,向玄宗传授治国之道。721年,唐玄宗下诏令一行修订历法,一行不负所托,于725年开始着手编订,最终在逝世前完成了草稿,即《大衍历》。
〖贰〗、世界上最早测量经纬线的人是僧一行。人物简介:张遂,即僧一行,法号敬贤,号大慧禅师,魏州昌乐人,唐代僧人,也称为沙门一行、一行阿阇梨,唐人还呼为“一公”。他是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,也是风水学家,真言宗将其列为传持八祖之一。
〖叁〗、僧一行(683-727年)唐代著名天文学家、高僧。本名张遂。武则天侄武三思想借重他的声誉,要与他结交,他拒绝了,隐入嵩山,削发为僧,一行是他的法名。唐玄宗时礼迎他至长安,向他求教治国之道。721年,玄宗下诏让他修订历法。724-725年,他组织了全国13个点的天文大地测量。
〖肆〗、僧一行(673~727年),原名张遂,魏州昌乐(今河南省南乐)人,唐代著名天文学家。张遂幼居长安,少时勤学好问,青年时期对天文、数学颇有研究,并名扬京都。武则天时,为了逃避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的纠缠,他逃到河南嵩山做和尚,法名一行,人称僧一行。唐玄宗即位后,以礼相召,请他出山主持修订历法。
〖伍〗、僧一行,本名张遂,是唐代的一位杰出天文学家和数学家。他不仅在天文学上有所建树,还致力于地理测量。僧一行意识到准确测量子午线长度的重要性,因此开始着手进行这项艰巨的任务。为了完成测量,僧一行设计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。
〖陆〗、唐朝时期,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名叫僧一行,他制定了《大衍历》。这部历法准确地反映了太阳的运行规律,系统而周密,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。 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科学方法测量地球子午线长度的人,这一创新对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。

僧一行中的行的读音
综上所述,“僧一行”中的“行”应读作xíng。这一读音不仅符合普通话的发音规则,也体现了“行”在古汉语中的多重含义以及其在佛教文化背景下的特殊用法。
“一行禅师”中的“行”在这里读:xing,二声。
在探讨《僧一行》中行的读音时,我们可以发现,僧人的法名选取往往蕴含深刻寓意。其中,一行三昧这一佛教概念中的行,并非我们日常口语中的xing(形),而是特指修行者的修行实践和持守。它代表的是僧人通过特定的行为和精神修炼,达到一种深层次的专注和领悟状态。
从藏文的读音还可追溯来源及忆念恩德 比如以前当经论从梵语译成藏语,译师都会在正文前加译礼句。一方面为了祈求加持,在翻译过程中增加顺缘,遣除违缘;另一方面,也希望凡与之结缘的众生皆能获得究竟佛果。

唐代那个法师到底叫“一行”还是“僧一行”
他俗名姓张,“一行”是他出家后的法号,所以历史书上称他为“僧一行”,意思是他是个和尚,法号一行。不过我也觉得奇怪,不是说天下的和尚都是姓释吗,按说他应该叫“释一行”啊。
僧一行,原名张遂,生于唐高宗咸亨四年(公元673年),地点在魏州昌乐,也就是现今河南濮阳市南乐县。青年时期,他决定出家为僧,成为了一名和尚。一行是他的法名,这是他在佛教中的称呼。由于他是和尚,因此人们通常称他为僧一行。
僧一行,本名张遂,唐高宗咸亨四年(公元673年)出生于魏州昌乐(今河南濮阳市南乐县)。
密宗,源自印度,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,分为胎藏界和金刚界两个主要派别。 唐代的高僧一行禅师,得到了这两个派别的真传。 日本的空海法师,在中国学习密宗后,将其带回日本,发展出了东密和台密。
一行在嵩山修行,普寂禅师请卢鸿撰写法会开幕词,一行听后记下全文,卢鸿大为惊讶。一行下山后,四方求学,至浙江天台山国清寺,以其天赋异禀,终得高僧普寂真传。一行在荆州当阳山学习梵律,唐玄宗久闻其有推步日月之经,量度山海之术,数次相请,一行断尘心,辞而不就。

旧唐书僧一行原文及翻译
”一行由此大大地闻名于世。武三思钦慕他的学识品行行,来请求与他结交,一行逃跑藏起来,躲避了他。不久出家为僧,隐居于嵩山,向和尚普寂拜师学习。唐睿宗即位后,命令东都洛阳的留守(官职名)韦安石按照礼仪征召僧一行。一行坚决用生病为借口推辞,不遵从睿宗的命令。
一行由是大知名。武三思慕其学行,就请与结交,一行逃匿以避之。寻出家为僧,隐于嵩山,师事沙门普寂。睿宗即位,敕东都留守韦安石以礼征。一行固辞以疾,不应命。后步往荆州当阳山,依沙门悟真以习梵律。 开元五年,玄宗令其族叔礼部郎中洽赍敕书就荆州强起之。
《旧唐书·一行传》说:玄宗赐谥曰大慧禅师,并“为一行制碑文,亲书于石,出内库钱五十万为起塔于铜人之原。明年,幸温汤,过其塔前,又驻骑徘徊,令品官就塔以告其出豫之意。更赐绢五十匹以莳塔前松柏焉”。可以想见当时朝廷对于一行的尊仰和怀念;一行所贡献于我国古代文化的功绩,也将永远昭垂史册。
无几而铜铁渐涩,不能自转,遂收置于集贤院,不复行用。今录游仪制度及所测星度异同,开元十二年分遣使诸州所测日晷长短,李淳风、僧一行所定十二次分野,武德已来交蚀及五星祥变,著于篇。黄道游仪规尺寸:旋枢双环:外一丈四尺六寸一分,竖八分,厚三分,直径四尺五寸九分,即古所谓旋仪也。
在《酉阳杂俎》中,这则故事的原文如下:僧一行博览无不知,尤善于数,钩深藏往,当时学者莫能测。幼时家贫,邻有王姥,前后济之数十万,及一行开元中承上敬遇,言无不可,常思报之。寻王姥儿犯杀人罪,狱未具,姥访一行求救,一行曰:“姥要金帛,当十倍酬也。

“两戒山河剖析明”的出处是哪里
〖壹〗、“两戒山河剖析明”出自宋代徐钧的《僧一行》。“两戒山河剖析明”全诗《僧一行》宋代 徐钧两戒山河剖析明,历分十二议尤精。况逢燕国为删润,可信千年说尚行。《僧一行》徐钧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《僧一行》是宋代徐钧创作的一首诗词。
〖贰〗、“从今两戒河山外”出自清代龚自珍的《已亥杂诗 30》。“从今两戒河山外”全诗《已亥杂诗 30》清代 龚自珍事事相同古所难,如鹣如鲽在长安。从今两戒河山外,各逮而孙盟不寒。作者简介(龚自珍)龚自珍(1792年8月22日~1841年9月26日)清代思想家、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。
〖叁〗、两戒的诗词有:《僧一行·两戒山河剖析明》。拼音是:liǎngjiè。注音是:ㄌ一ㄤˇㄐ一ㄝ_。结构是:两(独体结构)戒(半包围结构)。两戒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,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:词语解释【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】国家疆域的南北界限。借指两戒之内的全境。
〖肆〗、在古代,两戒一词承载着丰富的含义。最初,它指的是国家疆域的南北界限。据《新唐书·天文志一》记载,一行认为天下的山河之象,存在于两戒之间,因此,《星传》中提到北戒被称为胡门,南戒则被称作越门。这种划分不仅体现了地理上的界限,也象征着文化与民族的分野。
〖伍〗、这两戒即两界线,交汇处的山便是两界山。在《西游记》中,两界山被描述为两戒山的实指,即唐代的两戒山。综上所述,两界山的原型毫无疑问是唐朝时期的赤岭,即今日的青海日月山。这一地理特征在《西游记》中被巧妙地融入故事之中,反映出作者对地理知识的深刻理解。
〖陆〗、“此段差强韩退之”出自宋代方岳的《旅思》。“此段差强韩退之”全诗 《旅思》宋代 方岳 索米长安鬓易丝,向来书剑亦奚为。无诗传与鸡林去,有赋羞令狗监知。两戒山河饶虎落,五湖烟水欠鸱夷。喜无光范三书草,此段差强韩退之。作者简介(方岳)方岳(1199~1262),南宋诗人、词人。

僧一行的名字
〖壹〗、僧一行,原名张遂,生于唐高宗咸亨四年(公元673年),地点在魏州昌乐,也就是现今河南濮阳市南乐县。青年时期,他决定出家为僧,成为了一名和尚。一行是他的法名,这是他在佛教中的称呼。由于他是和尚,因此人们通常称他为僧一行。
〖贰〗、唐朝时期,邢襄地区孕育了一位杰出的天才,他就是僧一行,原名张遂,出生于巨鹿(今邢台市巨鹿县)。作为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机械专家,他的贡献卓越,影响深远。僧一行在天文学领域刷新了记录,他改良了浑天铜仪和黄道游仪。
〖叁〗、xíng 依据如下:僧一行原名张遂。张遂自幼刻苦学习历象和阴阳五行之学。青年时代即以学识渊博闻名于长安。为避开武则天的拉拢,剃度为僧,取名一行。【一行】佛学用语 [出涅盘经] 一行者。如来所行之行也。行以进趣为义。能行此行。则能趣向佛果。虽名一行而具足五行。故经明五行之后。乃云。
〖肆〗、一行和尚,本名张遂,魏州昌乐(今河南濮阳市南乐县)人。张遂在出家为僧后,法名叫作一行,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僧一行。张遂自幼聪颖好学,青少年时期就博览群书,尤其喜好天文、历法、阴阳、五行之学。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非常仰慕张遂的学识,希望与他结交。张遂不从,从此便藏匿起来。
〖伍〗、僧一行,姓张,之前的名字是“遂”,魏州昌乐人,襄州都督、郯国公张公谨的孙子。父亲张擅,是武功县县令。一行小时候很聪明,博览经史,尤其精通历象、阴阳、五行之学。当时道士尹崇是博学、德行高、学问深的知名先辈,向来有很多典籍。一行拜访尹崇,借了扬雄《太玄经》回去读。
〖陆〗、僧一行,本名张遂,唐高宗咸亨四年(公元673年)出生于魏州昌乐(今河南濮阳市南乐县)。一行(683~727),中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学家,本名张遂,魏州昌乐(今河南南乐县)人。生于唐高宗永淳二年,卒于玄宗开元十五年。张遂的曾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张公谨。张氏家族在武则天时代已经衰微。
一行僧一行和僧一行还是一行的问题分享结束啦,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?欢迎您下次再来哦!
